30年沧桑巨变,在90后的中学生眼里,就像是一个神话般的美丽传说。绍兴县杨讯桥镇中学徐梦洁在他的作文里这样写到:“听爸爸回忆,小时候,不论走多远的路,都是凭一双脚走路的。1987年,爷爷买了一辆永久自行车,爸爸和妹妹、弟弟,全都披挂上阵,争着骑车,那时去亲戚家做客,爷爷的这辆永久自行车吸引了众人羡慕的目光。到1992年爸爸与妈妈结婚时,嫁妆就有一辆凤凰自行车。1995年,全家凑钱买了一辆摩托车,在当时村里引起一阵轰动。2003年,爸爸拿到驾驶执照,我家终于有了一辆小轿车,圆了我家的轿车梦。现在我们村里像我家拥有轿车就有30多辆呢。每当爸爸带着妈妈和我去外婆家,在石子路上飞驰,我高兴得唱啊跳啊。”
在徐梦洁儿时的记忆里,每当夜暮降临,村里村外一片漆黑,村里的很多人就以打牌、打麻将来消磨夜的时光。徐梦洁说:“如今妈妈一到晚上就到广场跳健身舞,爷爷也常会到老年活动中心下棋、听戏,爸爸呢,还抽空去上成人技校培训班……
这是一个中学生眼中的家庭的变迁,也是30年间绍兴县家庭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发生巨变的缩影。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妇联工作的传统领域。绍兴县妇联在近些年来通过开展家庭读书月活动、创建绿色家庭、平安家庭、学习型家庭、节约型家庭、评选好媳妇、好公婆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良好风尚,丰富精神生活,成为创建文明家庭的助推器和播种机。
家政学校讲“大家”与“小家”
绍兴县妇联利用家政学校、家长学校阵地,对广大家庭成员进行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家庭关系,正确处理好“小家”与“大家”的关系的教育。2001年,全县开办家长学校200多所,受训家长1.2万名;开办家政学校18所,近900名家庭成员得到培训。
绍兴县发放“拒绝邪教、崇尚科学、建设幸福美满家庭”的文明家庭公开信2.2万份,发出“不让毒品进我家” 倡议书1.2万份,印发禁毒小册子和公开信4份,签订家庭尊老公约、卫生公约等9500份,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学习型家庭 和睦的助推器
倡导学习型社会已成为时代的潮流,而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就必须要从学习型家庭抓起,使每一个家庭成员养成学习的好习惯,特别对家庭主妇来说,增强学习意识,养成学习好习惯,对自身增加竞争力,对子女起好示范作用,对丈夫增强素质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现在绍兴县的各级学习型家庭在推进社会和谐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平时注重藏书,只要对学习有帮助的书籍,总是购买,营造了一个较好的家庭学习的氛围。增强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在学校和社会活动中多次获得各种比赛和活动的奖项。学习使他们的家庭更加和睦幸福。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身心变得愉快
在绍兴县的许多社区、村落都建立了女子腰鼓队、女子秧歌队、女子合唱队、女子健身球操队、激灵操队、木兰扇拳剑队等,县机关还组织了近80名女干部报名参加“功夫扇”培训。这一支支各具特色的女性业余爱好者文体队伍,成了各级党委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了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窗口和阵地,更成了我们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一支骨干力量。
争创和谐社区 建设幸福家园
和谐社区是建设幸福家园的保障。绍兴县这些年来,以绿色环保宣传教育为抓手,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让“绿色”“节能”走进千家万户
许多社区把每年的6月定为绿色环保月。在环保月期间,开展以“绿色家园”为主题的书画展,共展出由社区居民自己书写的作品百余幅,吸引了不少书画爱好者前来观看;开展花卉评选活动,利用小区绿化多、居民喜欢侍弄花草的优势,组织居民将自家的花草搬出来,开展花卉评选。
如今,绍兴县一批文化之家、卫生之家、文明家庭特色户正在涌现,家庭文明程度有了质的提高。